牆上大大的菜單。
大家肚子都正餓著。
才一會兒已座無虛席了。
路上經過不起眼的招牌。
我們來的時間稍早,11:30a.m.左右,還有最後一桌大桌的位子。點菜方式很隨性,一張白紙一枝筆,看看門口的今日特色菜,和牆壁上的固定菜樣,寫好交給忙進忙出的店員即可,白飯請自行到三桶大飯鍋那兒選擇蓬萊飯或在來飯,在這兒用餐沒有一點兒拘束。
店員們好像是一家人的關係,招待客人也很自然,該介紹的該應答的,沒有任何架子,這很難得。在我們入座時,有位動作俐落的婆婆,會提醒我們小孩坐往裡面,上菜才不危險;當然又如以往關心一下,「這三個孩子都是你的嗎?」;媽媽去盛白飯時,還會建議我添蓬萊飯,比較軟,適合小孩。如此適切的關心,真的也幫了我一個忙。
不止我自己覺得有古早的飯館味(因為在台北長大),隔壁桌的人也如此與店員閒聊著,我們點了芹菜炒魷魚、酸菜馬頭魚、炒空心菜、韮菜蛋、酸辣湯,結帳人員還去掉零頭,只算我們八百元,吃一頓飯下來,只有驚嘆這樣有人情味的餐館實在很少見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